P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主要见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状况:
1. 维生素K缺少或拮抗: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II、VII、IX和X的必需物质,当其摄入不足或者吸收障碍时可致使这类凝血因子水平降低,引起PT延长。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也会由于抑制了维生素K有哪些用途而导致PT延长。
2. 肝脏疾病:肝脏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肝功能异常如肝硬化、重症肝炎等可以影响到凝血因子的生成,从而致使PT延长。
3. 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过度活跃的状况下,或许会消耗掉很多的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使PT时间变长。
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当体内发生广泛微小血管内的凝血时,在初期阶段会很多消耗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致使PT延长。但伴随疾病进展到晚期,则可能出现纤溶亢进现象,此时PT可能恢复正常甚至缩短。
5. 遗传性或获得性的FVII、FX等特定凝血因子缺少症:这类凝血因子的缺点会致使相应的凝血渠道遭到影响,进而引起PT延长。
6. 血液稀释或者血液制品输注:很多输注不含凝血因子的新鲜冷冻血浆或其他液体可能致使血液被过度稀释,影响到正常的凝血过程。
7. 其他原因:如紧急感染、恶性肿瘤等也会对凝血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致使PT延长。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