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痛在中医学中被叫做“头痛”或“头风”,其治疗常使用针灸疗法。依据不一样的病因及疼痛部位,选择的穴位也会有所不同。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穴位:
1. 合谷穴:坐落于手背1、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指关节处。此穴对于缓解面部特别是前额和眉棱骨地区的疼痛有好成效。
2. 颧髎穴:在颧骨下缘凹陷中,闭口时咬肌隆起最高点。适用于治疗面颊部、颞区与牙痛等症。
3. 太阳穴:坐落于眉毛外侧端向后约一寸处的凹陷中。对于太阳穴周围及眼周疼痛有较好的缓解用途。
4. 风池穴:在颈项部,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此穴位可治疗因风寒引起的面痛。
5. 迎香穴:坐落于鼻翼旁开0.5寸(指寸),当鼻唇沟中。对于鼻塞、流涕随着的面部不适有帮助。
6. 牵正穴: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凹陷处。适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致使的疼痛。
7. 百会穴:坐落于头顶正中央,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交点处。对于整体性头痛或伴有头晕的症状有肯定疗效。
8. 四白穴: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缘凹陷处。对于眼周及面颊部疼痛有效。
以上穴位的选择需要依据病人的具体状况而定,并且最好由专业医师操作。除此之外,在进行针灸治疗时还应注意无菌技术,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