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穿刺操作时,无论是针灸还是抽取体液等不相同种类型的穿刺,都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确认适应症与忌讳症:在进行任何穿刺前,大夫需要详细知道病人的具体病情,明确穿刺的必要性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对于有出血倾向、紧急感染等状况的患者应小心考虑适不适合进行穿刺。
2. 严格无菌操作:筹备阶段要彻底清洗双手及所需工具,并使用一次性用品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在穿刺部位选择适合的地方后,应用碘伏等消毒剂对皮肤表面进行全方位消毒,待干后再行进针。
3. 准确定位与手法轻柔:依据具体的穿刺目的(如抽取胸水、腹水或骨髓液),正确判断目的地区并标记出最好的进针点。操作时动作要平稳缓慢,防止导致非必须的创伤。
4. 察看反应准时处置:穿刺过程中密切察看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及局部状况,如有异常应准时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手段予以解决。
5. 穿刺后护理指导:完成穿刺后需要给予适合的压迫止血,并向患者说明需要注意的地方,譬如短期内防止剧烈运动等,以防发生并发症。
6. 记录详细情况:每次穿刺结束后都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包含日期、时间、部位、过程中的发现及结果等,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