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心脏杂音听诊时,大夫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杂音的地方:不一样的瓣膜病变产生的杂音传导方向和最好听取点不同。比如二尖瓣区的杂音一般在心前区第二肋间最明确,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舒张期杂音则可能向胸骨左缘3、四肋间传导。
2. 杂音的时间:依据出现时期可以将杂音分为缩短期杂音和舒张期杂音。缩短期杂音发生在心脏缩短期间,容易见到于各种缘由致使的瓣膜狭窄或反流;而舒张期杂音则出目前心脏舒张时,多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疾病。
3. 杂音的水平:即声音的性质,如吹风样、隆隆声、喷射性等。这类描述能够帮助判断可能的心脏病种类。
4. 强度(等级):一般用1-6级来表示杂音强度。
1级最轻,仅在特定条件下可闻及;6级最强,即便听诊器离开胸壁也能听到。
5. 杂音的传导方向:某些种类的杂音会沿着血流方向传播到其他部位,知道其传导特征能够帮助定位病变地方和性质。
6. 与呼吸、体位变化的关系:部分病人在改变体位或深吸气后,杂音或许会增强或减弱。比如,左心衰竭时的舒张期奔马律在病人坐起前倾时更为明显。
7. 是不是伴有震颤:强烈的杂音有时会随着胸壁上的震颤( thrill ),这一般提示紧急的瓣膜疾病。
通过综合剖析上述各项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可以对心脏杂音做出初步判断,并为下一步诊疗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