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痨,是中医学中的一个病名,主要指的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现代医学中一般被叫做肺结核。在中医理论中,肺痨的病因多与体质虚弱、情志不畅、饮食不当等原因有关。因此,预防和调护肺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增强体质:通过适合的体育训练增强身体素质,提升机体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同时,维持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过度劳累。
2. 调理情绪:中医觉得情志不畅可以致使气机郁滞,从而影响肺的功能。因此,维持乐观的心态,适合进行一些放松心情的活动如听音乐、散步等对预防肺痨有积极推动作用。
3. 合理膳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蛋奶及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防止食用过于寒凉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影响气血生化之源。
4. 预防感染:尽可能降低与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机会;在人群密集处佩带口罩;维持室内空气流通,按期开窗通风换气。
5. 按期检查: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原因的人群来讲,应按期进行乳房X线片等体检项目,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准时治疗。
6. 中药调理:依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状况,在大夫指导下合理用一些具备补益肺肾、清热解毒效果的中药方剂或单味药物,如百合固金汤、麦冬、沙参等,可以起到肯定的辅助用途。
以上手段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调护肺痨。但应该注意的是,假如出现持续咳嗽、咳血等症状时应准时就诊,在专业大夫指导下进行规范化的诊断与治疗。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