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咳嗽是中医学中容易见到的病症之一,一般表现为咳嗽、咳痰清稀、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觉得这种症状是由于外感风寒之邪所致使的肺气不宣、卫表失和。针灸治疗可以起到温经散寒、解表止咳有哪些用途。
对于风寒咳嗽的针灸治疗办法,主要选取一些可以发散风寒、调理肺功能的穴位:
1. 风池穴:坐落于项部两侧,当耳后乳突骨下凹陷中,约平对下颌角尖。此穴能疏散风邪,适用于各种外感疾病。
2. 合谷穴:坐落于手背1、二掌骨之间,近侧端约1寸处。合谷具备发汗解表有哪些用途,对于缓解咳嗽有好成效。
3. 肺俞穴:在后背,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地方。此穴位可以调理肺脏功能,改变因风寒引起的咳嗽症状。
4. 列缺穴:坐落于前臂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拇指向上翘起时可见的凹陷中。列缺可以宣通肺气、止咳平喘。
操作办法:
- 使用毫针浅刺法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刺激。
- 每一个穴位可留针20分钟左右,每天一次,连续数天为一个疗程。
- 依据病人具体病情及体质差异调整针灸强度和次数。
应该注意的是,在推行针灸治疗前应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并进行全方位检查,确保安全有效的施治。同时,假如症状紧急或持续不见好转,建议准时就诊,并结合其他治疗办法如中药等综合调理。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