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刺络”、又称“刺血法”;今有人称之为“放血疗法”。古今对此法十分看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
放血法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等刺破络脉,放出少量血液,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办法。 具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通经活络、镇吐止泻有哪些用途。
适应范围及用物筹备
① 适应范围
◆ 高热、中暑、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头痛等。
◆ 昏厥、中风闭证。
◆ 顽癣、疖肿、丹毒等。
② 用物筹备
治疗盘:消毒盒内放三棱针或小尖刀、2%碘酒、75%酒精、或碘伏、棉签、消毒干棉球。
操作办法
点刺法
点刺法 又称“速刺法”。
① 定义
在腧穴部位飞速点刺出血为点刺法。
② 临床应用
十宣穴点刺放血:开窍醒神,用于中暑、昏厥、中风闭证。
太阳穴点刺放血:用于目赤红肿、头痛。
曲池、大椎点刺放血:用于高热不退。
委中穴点刺放血:可活血散瘀,临床多用于瘀血腰痛。
③ 推行
操作时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液聚集于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皮肤→手持三棱针或圆利针对准穴位飞速刺入0.3cm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其出血数滴→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缓刺法
① 定义
用三棱针缓慢刺入静脉,使之少量出血,为缓刺法。
② 临床应用
肘窝、腿窝的浅静脉刺络出血:临床多用于中暑。
红丝上多处缓刺出血:用于急性淋巴管炎。
③ 推行
在欲刺静脉上方扎一止血带,使静脉充盈→消毒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静脉充盈处缓缓刺入0.5cm左右→缓慢拔针→待血缓慢流出→用干棉球轻压针孔止血→松止血带。
散刺法
又称“豹纹刺”或“围刺”。是指在顽癣、疖肿周围或扭挫伤局部刺出血的办法。
操作时第一在局部常规消毒→手持三棱针在顽癣、疖肿未化脓的皮肤周围或扭伤、挫伤后瘀血肿胀的部位→如豹纹般环行散刺出血。注意刺时速度要快、要浅,出血数滴即可。
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 操作前作好讲解工作,获得配合。
② 操作时宜使用卧位,手法要轻、稳、准,注意预防晕针。
③ 要学会好分寸,点刺、散刺时,快而浅,出血数滴即可;小尖刀刺络时,创口要小,预防很多出血和损伤组织。
④ 严格实行无菌操作,放血后局部不适合沾水或污物,以防感染。
⑤ 有出血成人两性疾病的人禁用;年老体弱、孕妇、贫血者慎用。
⑥ 每天或隔日放血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急症可每天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