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中,针对溃疡久不愈合的状况,常常会使用具备拔毒、化腐、生肌用途的药物进行治疗。这种药物可以促进伤口清洗,去除坏死组织,同时刺激新生肉芽组织成长,加速创面愈合。常见的拔毒化腐生肌药有如下几种:
1. 珍珠:珍珠性寒,味甘咸,具备清热解毒、敛疮生肌有哪些用途,适用于各种溃疡久不收口的治疗。
2. 马钱子:马钱子性温,味苦,有毒,外用能消肿止痛、拔毒去腐,对于痈疽溃烂、顽固性皮肤溃疡有好成效。用时应该注意剂量控制,防止中毒。
3. 白蔹(白敛):白敛性凉,味甘微酸,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生肌止痛,对疮疡肿毒、皮肤溃烂等症有效。
4. 硼砂:硼砂性寒,味甘咸,可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润燥去腐,常用于口舌生疮、咽喉红肿及各种溃疡的治疗。
5. 雄黄:雄黄性温,味辛,有毒,能杀虫止痒、拔毒去腐,主要用于疥癣、湿疹、烂脚等皮肤病和疮疡溃烂的外治。
6. 石膏:石膏性大寒,味甘辛,具备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效果,对于因火热所致的皮肤溃疡也有肯定的疗效。
7. 芒硝:芒硝性寒,味咸苦,能软坚散结、润燥通便,外用可消肿排脓、去腐生肌,适用于痈疽疮疡、痔漏等症。
在临床应用时,大夫会依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合的药物,并结合其他治疗办法如针灸、拔罐等综合施治。同时,对于有明显感染征兆的溃疡,还需配合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细菌感染。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