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进步改革委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加强力度推进社会范围公共服务补弱点强弱项提水平,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策略》,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进步、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智慧广电进步等27项行动任务。梳理发现,《策略》列出的27项重点任务中,有10项任务的负责单位卫生健康,包含提高贫困区域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大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应对救援和传染病防治能力、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等。
《策略》提出,到2025年,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规范基本打造,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到77.3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愈加健全,养老床位中护理型床位比率高于30%;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初步打造。
《策略》指出,确保每一个县(市、区)建好1家~2家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院),并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域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重点,改变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力争到2025年,每千人口县级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1.8张左右。地方政府负责筹筹资金,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同时,重点支持床位不足或业务用房面积不达标的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力争到2025年每千名儿童床位数增加到2.2张。除此之外,打造国家综合、航空、海(水)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构建全国分地区布局的海陆空立体化、专业化紧急医学救援互联网。
《策略》提出,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运营高水平全科诊所,打造专业协作团队为居民提供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支持社会力量深入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范围,在眼科、骨科、口腔、妇产、儿科、肿瘤、精神、医疗美容等专科与中医、康复、护理、体检等范围,加快塑造一批具备竞争优势的品牌服务机构。
同时,《策略》鼓励有实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瞄准医学前沿,组建优势学科团队,提供以先进医疗技术为特点的医疗服务。督促各地落实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全步骤综合审批引导,精简优化审批步骤。
《策略》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达成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覆盖、水平全达标、标准全落实、保障应担尽担,达成非基本公共服务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水平有保障、安全有监管。到2025年,社会关注的民生热门难题问题要得到有效缓解。
《策略》提出要增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拟定行业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和监管标准,明确幼儿照护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从业需要、设施设施、技术步骤等规范标准。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在城市建成一批示范性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在农村和贫困区域进一步提高幼儿照护服务能力。借助社区中心、闲置校舍等存量资源打造幼儿看护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举办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机构,鼓励家庭婴幼儿教育常识传播、社区共享平台等托育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探索进步,进步多样化托育服务体系。
《策略》提出要全方位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到2025年,全方位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健全、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大于90%,居家社区养老紧急救援系统常见打造,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
为保证优质医疗资源均衡进步,《策略》强调,围绕紧急威胁群众健康的肿瘤、心脑血管等重点疾病,在全国打造若干高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和一批地区医疗中心。鼓励优质医疗资源通过组建专科网盟、建设分支机构、远程医疗协作、网络+医疗健康等多种方法,辐射带动中西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