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在中医学中是“齿痛”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与胃火上炎、肾阴不足或外感风热有关。针对牙痛的针灸治疗,主要选取的穴位有:
1. 合谷穴:坐落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指关节中点处。
2. 下关穴:坐落于耳前,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3. 颊车穴:在面颊部,耳垂前方,当咬肌隆起最高点。
4. 内庭穴:坐落于足背2、三跖骨间,距趾长伸肌腱内侧缘凹陷处。
5. 外关穴:坐落于前臂背侧腕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以上穴位可单独用或依据具体状况配合用。比如胃火牙痛可以加用中脘、足三里等穴;肾阴不足引起的牙痛则可考虑加入太溪、涌泉等穴进行调理。治疗时应注意辨证施治,并结合病人具体病情调整策略。在实质操作过程中,建议由专业医师指导或亲自推行针灸疗法。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