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中医药网

针灸缓解便秘常见的穴位有什么?

来源:www.rcxxt.com 2025-08-23

针灸治疗便秘时,常使用一些特定的穴位来促进肠道蠕动和改变排便功能。以下是几个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穴位:
1. 天枢穴 坐落于人体前正中线旁开2寸(约四指宽),当脐水平线上。此穴对于调理肠胃功能有非常不错的成效。
2. 足三里穴 在小腿外侧,当膝眼下3寸(大约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该穴位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要紧穴位之一,可以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改变便秘症状。
3. 上巨虚穴 坐落于小腿上部,从髌骨下缘直下9寸的地方,在外侧边缘与膝盖连线的中点附近。此穴能够帮助疏通大肠经络,缓解便秘问题。
4. 中脘穴 坐落于腹部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按摩或针刺该穴位可以温补脾胃、行气消胀,对功能性便秘有好疗效。
5. 支沟穴 在手腕背侧,当尺骨茎突与豌豆骨之间,腕横纹向上约3寸的地方。此穴位可调和肝胆,疏肝解郁,对于因情绪原因引起的便秘有肯定的辅助用途。
6. 三阴交穴 坐落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后缘,距内踝尖上3寸处。该穴位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阴肾经三条阴经的交汇点,具备健脾利湿、调和气血的效果。

在实质操作中,大夫会依据病人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并结合其他治疗办法如艾灸、拔罐等综合施治。同时,建议便秘病人在日常注意饮食健康,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维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缓解便秘症状。

相关文章推荐

08

23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容易见到临床表现有什么?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炎症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其病程较长,进展缓慢。该病在早期可能无明显的症状或仅有轻微的症状,但伴随病情的进步,病人或许会出现以下一些容易见到的临床表现:1.蛋白尿:这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容易见到的早期症状之一。病人的

08

23

大肠的功能与什么生理活动有关?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大肠的主要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主津。大肠负责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和部分营养物质,形成粪便。这个过程与水液代谢密切有关,因此说大肠“主津”。通过调节体内液体的平衡,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状况。第二,传导糟粕。大

08

23

中医执业医师电子化注册入口/步骤!

中医执业医师电子化注册入口/步骤是什么?相信不少考生都想了解,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伙整理如下:1、医师证书注册步骤是什么?注册步骤:完成医师电子化注册在医师个人端提交注册申请医疗机构确认信息提交纸质材料到卫生局办理2、如何完成电子化注册

08

23

中医执业医师能在综合医院的非中医科科室上不上

中医执业医师能在综合医院的非中医科科室上不上班?这位医师的提问?相信是不少中大夫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大家一块看看国家里医药管理局是怎么样回复的:提问:XXX反映其是一名中医类执业医师。在现实日常,中医类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总是遭到其他人质疑。不

08

23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好像不是太要紧了?你想多了

执业中医师资格证有什么用?不少人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好像不是太要紧了,其实这是不对的认识,现在中医药是国家大力进步的项目,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也有非常大有哪些用途,快来跟着记者一块看看吧!1.找工作目前各大从医单位也会依据执业医师资格证来辨

08

23

中医执业医师电子化注册入口及步骤解析

中医执业医师电子化注册入口/步骤是什么?相信不少考生都想了解,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伙整理如下:1、医师证书注册步骤是什么?注册步骤:完成医师电子化注册在医师个人端提交注册申请医疗机构确认信息提交纸质材料到卫生局办理2、如何完成电子化注册

08

23

2025年中医执业医师电子化注册网址/步骤

关于2025年中医执业医师电子化注册步骤有关信息,相信大伙都想知道,为便捷大伙学习,在此医学教育网记者为大伙整理如下内容:第一步:登录医师电子化注册系统|点击个人版入口(http://www.nhfpc.gov.cn/)第二步:(1)医

08

23

中医执业医师证书能注册几个专业?国家政策是怎

中医执业医师证书能注册几个专业?国家政策是怎么样规定的?下面请大伙仔细阅读医学教育网编辑专门为你收拾的这篇文章吧。依据《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卫医发[2001]169号)文件精神,其中关于医师执业范围的政策规定为:医师依

08

23

中医觉得肉瘤发病与什么原因有关?

中医外科学中,对于肉瘤的病因病机认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情志内伤:长期的情绪波动如忧思、愤怒等可以致使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形成痰湿或瘀血,久而久之可进步成为肿块。2.饮食不节:过量食用油腻、辛辣、甜腻的食物容易生热助湿,导

08

23

不孕症病人在日常应注意什么调理办法?

不孕症病人的日常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调理办法:1.调整生活习惯:维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防止熬夜。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降低重压,维持心情舒畅。2.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奶制品、豆类等,少吃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