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型痛经在中医中是虚证范畴,治疗时应以补气养血、调和营卫为主。选穴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几个穴位:
1. 足三里(ST36):此穴为胃经的合穴,具备健脾益气有哪些用途,可以促进气血生成。
2. 三阴交(SP6):坐落于小腿内侧,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与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的交汇点,对调理女人生殖系统有非常不错的成效,可补血调经。
3. 气海(CV4):是任脉上的要紧穴位之一,能温通下焦、补气固脱,对于因气血两虚引起的痛经尤为适用。
4. 关元(CV6):也是任脉上的大穴,可以强壮身体、调节内分泌,适用于各类型型的虚性痛经。
5. 血海(SP10):此穴位可以活血化瘀,对治疗由血虚致使的月经不调及痛经有好疗效。
在实质操作中,可以参考病人的具体状况灵活选择上述穴位进行针灸或艾灸治疗,并结合中药内服以达到更好的成效。同时建议病人维持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防止过度劳累,增强自己体质。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