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诊断学中的望形态主如果通过视觉来察看病人的外在表现,以此作为判断疾病和体质的要紧依据。具体来讲,大夫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面色:面色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脏腑功能的状况与疾病的性质。如面色苍白可能提示血虚或阳气不足;面色萎黄多见于脾虚湿困等。
2. 形体:包含体型胖瘦、肌肉前凸后翘度及皮肤弹性等状况,可以体现人的体质特点和营养情况。比如肥胖者易患痰湿内蕴之症,消瘦则可能是阴虚火旺的表现。
3. 动态:察看病人的行动姿态、反应速度等非言语行为,好了解其精神状况和气血运行状况。譬如步履蹒跚可能与肾精亏损有关;烦躁不安多见于心肝火盛。
4. 眼神:双眼是心灵的窗户,通过察看病人的眼神是不是明亮有神,也可以推断其健康情况。眼神呆滞无光总是提示正气虚弱或病情紧急。
5. 舌象:虽然严格意义上讲是“望舌”范畴,但这里也简单提及一下。舌质颜色、舌苔厚薄等特点对于判断体内寒热虚实具备要紧意义。
以上就是中医诊断过程中对病人形态进行察看的主要方面,这类信息综合起来可以帮助大夫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