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和肝火上炎是中医学中容易见到的两种病理状况,它们虽然都与肝脏功能失调有关,但具体表现、病因病机与治疗办法各有不同。
1. 肝气郁结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胸闷不舒、两胁胀痛或窜痛、善叹息、食欲衰退等症状。其病由于情志不遂(如长期精神重压大、情绪低落等),致使肝失疏泄,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气滞。治疗上以疏肝解郁为主,常用药物有柴胡、香附、川芎等。
2. 肝火上炎则表现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等症状。此症多因长期情绪激动或过食辛辣厚味引起肝阳亢盛,进而化热生火所致。治疗时需清肝泻火,可使用龙胆草、夏枯草、丹皮等药物。
总的来讲,两者不同在于:肝气郁结偏重于“气”的问题,表现为气机不畅;而肝火上炎则更侧重于“火”或热的表现,是因为肝脏功能亢进而产生的实热症状。在临床诊断时需依据病人的具体表现来辨证施治。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