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5年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愈加近了,为了让考生顺利备考,医学教育网的老师整理了中医操作重点:拔罐的内容,期望可以帮助到大伙。
1.拔罐前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1)病人应着宽松衣裤,便于充分暴露施术部位,并尽可能使施术部位肌肉放松,维持平坦。拔罐过程中不可以随便改变体位。
(2)般应选择在肌肉前凸后翘部位进行。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火罐容易掉落,不适合用拔罐法。
(3)依据病情、体质和拔罐部位选择体位,尽可能选择卧位,防止选择坐位时出现晕罐或因火罐吸附力不足而导致火罐掉落等。
(4)拔罐前做好讲解工作,并将拔罐后可能出现的状况详述了解,征得患者赞同后方可推行操作。
(5)详细知道既往史、现病史及就医时的身体情况,学会适应证及忌讳证。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心脏大血管分布部位,不适合拔罐;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适合拔罐;有自发性出血倾向、高热、抽搐等病人禁止拔罐。
2.操作需要注意的地方
(1)选择大小适合的罐具,既便捷操作又能获得最好治疗成效。老人、小儿、体质虚弱及第一次同意拔罐者应选择较小罐具。皮肉浅薄部(如脸部)或胸背上部宜使用较小罐具,腰骶部宜使用较大罐具。一般使用透明罐具,常用玻璃罐,便于对罐内皮肤、血液等变化进行察看。
(2)闪火法拔罐时,应注意棉球蘸取酒精不适合过多,以免操作过程中酒精下滴烧伤皮肤,甚至致使失火。应该注意火头不可以在罐口燃烧,不适合在罐内停留时间过长以免烫伤皮肤。
(3)吸附力应适中,以患者自觉舒适或微有痛感能耐受为度。
(4)需要医者动作熟练,手法轻柔,切禁忌使用力过猛,擦伤皮肤。
(5)火罐操作后应注意对火源的管理,以防导致失火。
3.治疗后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1)留罐或走罐治疗后身体常留有罐印,属正常现象,会慢慢消退。
(2)拔罐后,若施术部位瘙痒,宜轻轻拍打,防止用力挠抓,以免破皮后引起感染。
(3)治疗后因操作不当或体质、病情等原因导致皮肤起水泡,应视状况进行不一样的处置。
(4)治疗后若感疲乏可多饮温水,适合休息,大多可自行缓解。
(5)火罐用后罐具应集中消毒处置,预防污染。
更多考试内容可购买医师实践技能特点无忧班(包括强化冲刺、实战模考、直播提升、考试前应试四大小班次)学习,其中实战模考阶段专门解说各站考试试题,模拟试题现场操作,整套特点无忧班价格低至480元,技能考试不过,下期免费重学,班次详细情况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