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伙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外科的换药与拆线操作步骤,期望可以帮助到各位:
换药前操作者应洗手,并戴好帽子和口罩。
1.闭合伤口(缝合伤口)换药
(1)一般在术后第2天或第3天更换首次敷料。
(2)用手移去外层敷料,将污敷料内面向上,放在弯盘内。如伤口内部还有敷料或纱条等导流物,需用一把镊子夹出。
(3)两把镊子法:一把镊子直接用于接触伤口,另一把镊子专用于传递换药碗中清洗物品。
(4)察看伤口:察看伤口处有无渗出物或皮肤红肿。若有问题,考虑伤口出现并发症,做相应处置。
(5)擦拭伤口:70%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沿切口方向,范围大约距切口3~5cm,擦拭2~3遍。
(6)敷料固定:用无菌纱布遮盖伤口,距离切口边缘3cm以上,下层纱布光滑面向下,上层纱布光滑面向上,一般8~12层纱布。贴胶布固定敷料,贴胶布方向应与该处躯体运动方向垂直。
(7)告知病人换药结束,予以适合衣物整理,遮挡住暴露躯体部分。
(8)遗弃敷料:将敷料按指定医疗废弃物地区遗弃。
2.开放伤口换药不一样的开放性伤口的肉芽状况不同,需要采取不一样的处置方法。肉芽组织的擦拭需要用生理盐水棉球,禁止用酒精棉球擦拭。
(1)新鲜肉芽伤口:肉芽粉红,颗粒状,触之易出血为新鲜肉芽。假如新鲜肉芽比较平坦,用无菌盐水棉球拭去伤口渗液后,盖以凡士林纱布。一般2~3天换药一次。
(2)肉芽过度成长伤口:如发现肉芽色泽鲜红,表面星粗大颗粒状,边缘高于创缘,可将它剪除,再将盐水棉球拭干,压追止血。也可用10%~20%的硝酸银液烧灼,再用等渗盐水擦拭。
(3)水肿肉芽伤口:假如肉芽水肿、发亮,可用3%~5%的高渗盐水湿敷。
(4)感染肉芽伤口:第一可用过氧化氢冲洗。但重点是充分导流及清除异物。处置后此类创面宜用抗菌药物溶液湿敷,以控制感染,降低分泌物。湿敷药物可用l:5000呋喃西林或新霉素溶液等。天天换药2次,同时可依据创面培养的细菌药敏状况,使用敏锐的抗生素。对于有较深脓腔或窦道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擦洗,伤口内应适合放置导流物(纱条)。
(5)慢性老化肉芽:此类创面因为局部循环不好的、营养障碍、切面早期处置不当或因为特异性感染等缘由,使创面长期不愈合。处置此类创面时,第一找出缘由,改变全身情况,局部应适合清创,重点在于清除异物,暴露新鲜组织,可适合应用促进肉芽成长的药物,促进肉芽成长。
3.伤口拆线缝合伤口如愈合好,己到拆线日期就可进行拆线。普通的拆线日期为:
头颈部切口为术后4~5天;腋下、下腹部、会阴部切口为术后6~7天;腹部、乳房和臀部切口为术后7~9天;坐落于后背、四肢近关节处的切口,一般于术后l0~14天拆线,其中跨过关节的,一般在术后14天拆线。减张缝线一般应于术后14天拆线。成长能力差的状况,包含老年人、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肝功能不全、腹水与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切口一般愈合较慢,故不适合过早拆线。
中医执业医师笔试14大科目重点总结+技能评分手册
中医执业方剂歌诀大全篇!趣味记忆方剂学考试知识点!
完整!中医执业医师卫生法规14个考试知识点总结~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